秧歌的历史
胶州秧歌的文化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乾隆版《胶州志》中曾写道:“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闹竟夜”,
此志成书于1752年,经查多种资料,胶州在1752年之前无任何杂剧。
志中的“杂剧”,应该指的是胶州秧歌剧。秧歌于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形式。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流行于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山东省三大秧歌。
新中国成立后,胶县在数年内成立了150多支秧歌队。1951年,山东省政府组织专家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和宣传推广。
1954年,胶州秧歌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先后在首都工人俱乐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海等地演出多场,
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自此,“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
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秧歌的特点
传统胶州秧歌拥有上百个曲调、七十多个剧目,演员一般为10人,分为6个行当(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
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流派(“武秧歌”和“文秧歌”),并有一整套演出习俗。
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除唢呐外,尚有堂鼓、大锣、铙钹、小钗、手锣等。
“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是极好的创作元素,许多成功民舞作品,时常出现它的风格特征。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民间,是自发参与、自行流变的农民广场艺术。在几百年发展历程中,
胶州秧歌保持原创性特征,自觉投入,自由宣泄,自娱自乐形成胶州秧歌自娱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前只在境内流行和传承,保持秧歌区域性特征;受港口文化影响,使胶州秧歌汇南北风情,集男刚女柔一体,
形成兼容性特征;“安锅”形式出现后,胶州秧歌舞蹈、音乐、演出形式等具备严格规范,形成程式化特征;胶州秧歌由舞蹈、民间歌曲、戏剧等多元素组合。
秧歌的发展
1991年起至今,胶州秧歌积极参与了国内外舞蹈、秧歌大赛,并频频获得荣誉。于2011年,入选“山东省2011年度非遗保护十大亮点事项”。
2012年,胶州秧歌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项目。
2012年1月,受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和中国文化年组委会邀请,经文化部推荐,胶州秧歌演出团赴意大利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暨“欢乐春节”活动,
受到10万名罗马市民和当地华侨华人欢迎和高度赞赏。这是胶州秧歌初次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登上国际大型对外文化交流舞台。
此次交流活动被中国日报海外版、欧洲华人报等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自此之后,胶州秧歌享誉海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胶州秧歌亮相时尚的青岛奥帆中心上合峰会灯光焰火艺术晚会的舞台。
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保护中心主任刘宗涛表示“胶州秧歌能入选上合舞台并非偶然,中国秧歌节已经在胶州举办五届,
胶州秧歌精品节目在全国的比赛中屡获大奖,孩子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主要得益于我市的‘秧歌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
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列入非遗名录,是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提升产品知名度的重要举措,更是对促进民心相通和技术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资质、材料佐证的搜集、申报书的完善等一些列申报事宜,
中域教育集团提供多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服务,用流程化、系统化的非遗申报服务,帮您解决更多问题。
以上就是中域教育小编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讯,欢迎关注中域教育官网。
中域教育在线客服罗老师
添加微信,开启视频聊天,可以让您直观的对我们中域教育的服务做了解。
添加微信,您可以随时了解我们中域教育的课程服务信息。
添加微信,您遇到疑问,可以有个人帮助您一起解决问题。
如果您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也可以随时删除好友。
期待与您的每一次相遇,中域教育助您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