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带到棺材里」的中医技术,却因「缘」传承:这招,我只教给你!

导 语
玮,意为美玉。
宏玮,意为大块的美玉。
陈宏玮,既有如玉的美德,又继承了师父对他的宏伟期许:
小小竹罐谁都看不起,但谁用谁惊喜。
指导主编:张同轲
执行主笔:老 玖
君子如玉,玮玮道来
与很多“之后”不同,陈宏玮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大学学的经济,毕业后在国企有一份蛮不错的工作,家境殷实,收入稳定,怎么想也不可能放弃工作学中医。
但命运就是这样,当你感觉自己的前方一片光明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转折,让你经历更多磨砺,也让你获得比之前更高的成就。
陈宏玮的母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病,但常年的胃痛和肩周炎,确实把老人折磨得不轻。
于是攒了一些家底后,陈宏玮就带着母亲到处求医问药,但中医西医都看了,调理效果都很有限,遭罪的还是老母亲。
有一天陈宏玮的医生朋友告诉他,一位名医要来他们医院上课,课上需要一名肩周炎的模特,感觉陈宏玮的妈妈可以去试试。
听说是名医的课,陈宏玮立即决定请假,然后带着母亲来到现场,老师给母亲诊断后,当场用针灸帮陈宏玮的母亲进行了针灸,扎完针后,母亲来到台下告诉陈宏玮:
娃,这个医生治得好!
得到了母亲的肯定,陈宏玮看那位老师的眼神瞬间变了,就像饿了三天的狼看到了一块香喷喷的大肥肉,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下课后果断决定,要跟随这位老师,学习医术!
下课后,他找到老师,表达了自己跟师学医的想法。
老师看到眼前这位年轻人坚定的眼神,被他的执着打动。于是从零开始,把自己的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全都教给陈宏玮,给“门外汉”陈宏玮,打下了非常坚实的中医基础。
后来有一天,陈宏玮去四川成都旅游,当他在武侯祠游览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上。
看到老太太和自己母亲渐渐重合的背影,陈宏玮二话不说,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冲到了老人身边,检查了下发现老人身上没有大问题后,给老人扎了几针缓解了她脚踝处的疼痛,然后继续游览。
而与此同时,围观的人群中,一位双目有神,手里拿着针盒的老者,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宏玮,默默记下了陈宏玮的样貌......
转眼过了半年,因为临近年关,所以陈宏玮打算去超市囤点年货,结果刚准备上扶梯,前面的年轻女子和老人齐齐摔倒在扶梯上!
见状,陈宏玮赶紧按下扶梯的制动按钮,然后上前扶起老人和年轻女子,检查两人身体无恙后,才继续采购。
这个场景,又被一位老者尽收眼底,他非常认可这位年轻人的沉着冷静和古道热肠,但因为当时商场里的人比较多,两人擦肩而过,没有做任何的交流。
又过了半年多,陈宏玮应邀参加了西安当地举办的书画展,在展会上,他书画方面的老师找到他,对他说:
“你不是一直在学中医吗?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我的好朋友,是一位中医,也是一位书法家。”
于是在老师的引荐下,陈宏玮见到了自己一生的贵人——陈玉麟老师。
两人刚一见面,陈宏玮刚打算介绍下自己,结果陈老爷子先开了口:
“小伙子,我见过你。”
(年轻时的陈宏玮)
老爷子一开口,陈宏玮的大脑就开始高速运转:
见过?在哪见过?我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牛的医生?
看到陈宏玮一脸的局促和紧张,陈老爷子决定不逗他了,于是问他:
一年多以前,你是不是去了趟成都的武侯祠?
老爷子你怎么知道的?
你还在武侯祠救了个人。
也不算救,就是帮了个小忙。
那天我原本打算出手的,结果腿脚不如你年轻人灵便,看到你整个调理过程还挺不错的,就没上去掺和,但是你当时毫不犹豫冲上去那股劲儿,还真是挺让我敬佩的。
听到陈老爷子的夸奖,陈宏玮连忙摆手: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要知道您在现场,我就不献丑了。
陈老爷子接着说:
今年过年前你是不是在商场帮了一对母女,就在扶梯上?
陈宏玮一听,又愣了。
老爷子,那次您也在场?
当然,我看着你停了扶梯给母女俩好一个检查,结果越看你越眼熟,后来想想,这不就是武侯祠的那个小子吗!
...
这一老一少就这样在书画展上正式结缘,老人了解到陈宏玮对中医很感兴趣,于是介绍起自己的来历:
我是陈实功的后代,现在旅居在海外,咱俩挺有缘的,我把我这些本事都传给你,你愿意学吗?
陈实功画像和著作《外科正宗》
陈宏玮一听,陈实功的后代,中医外科*人!哪有拒绝的道理,说罢就准备跪在地上拜师。
没想到老人并没有让他拜师,而是告诉他:
先学本事,那些虚的都无所谓。
于是画展结束后,陈宏玮就一直跟在陈玉麟老爷子身边,一边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一边跟着老师学习医术。
老人早些年在国内有很多老友,这次回来一方面是看看祖国发展的如何,另一方面,也是和自己尚还健在的老友们*聚一聚。
作为“跟师学生”,陈宏玮也跟着老师见到了很多之前只在电视见过或者只在同行们的聊天过程中听到过的名字。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现代中医学者,国学大师朱鹤亭先生,陈玉麟每次去拜访这些老友时,陈宏玮就在一边端茶倒水,同时用心聆听大师们几十年的心得体会,偶尔还有机会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师们虽然德高望重,但也很希望听到更多像当时的陈宏玮一样的年轻人,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
无形之间,陈宏玮建立了自己的中医观,他也明确了自己的毕生理想:传承老师的医术,让陈玉麟的医术,救治更多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原本陈宏玮以为,陈老会教给他很多神秘的针法,高明的验方,跟老师学个一年半载的,自己也能成为一代“神医”。
结果陈老一开始,教给他的竟然是拔罐。
当时陈宏玮真的还挺失望的,就好像你期待吃上燕翅鲍肚,结果厨师给你端出来一碗白粥,并且告诉你:只有白粥。
白粥虽淡,却充饥管饱。
启功先生曾在几十年前感受过陈玉麟陈老的陈氏太极罐,事后感觉非常棒,当即有感而发,给陈老写了一首小诗:
天下*罐
竹罐外形不出奇,一遇神药见奇迹。
扫除全身百般病,身小力大效*。
由此就能看出,陈氏太极罐有多么玄妙!
和普通的竹罐不同,陈玉麟教给陈宏玮的太极罐,多了一步“煮罐”的过程,用特制药包煮出来的水,再把竹罐煮一遍,煮透之后,再用竹罐进行调理。
我们都知道,竹罐在中医调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把患者患处的风寒暑湿燥火等淤堵通过特定的经络和罐法“拔出来”,但“拔毒”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而太极罐之所以要在药水中煮制一段时间,为的就是让竹罐吸收药力,在拔毒的时候,用竹罐中的药力去温养、修复我们的身体!同时药包中还有一些成分有利于更好地“拔毒”,放大竹罐的效果,也让太极罐的作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些年,陈宏玮也用太极罐救了很多人。
他*次开课的时候,就有一位学员带着自己的老母亲来,想让陈宏玮帮忙调理一下。
陈宏玮只是看了老人的脸,就发觉老人身上的问题应该很重,眉头上部,额头下三分之一处,是面诊的“肺区”,老人的肺区发暗、发青,且有明显凸起,这是典型的肺部有*的面诊结果。
结果很精准,学员告诉陈宏玮,母亲身患肺部*,希望老师能救母亲一命!
对于治病救人,陈宏玮从来不含糊,也不会退缩。当即开始煮罐,然后选择对症的经络和穴位,帮学员的母亲开始调理,而且这次还是边治边教,因为陈宏玮清楚,仅仅一次调理并不能让她完全康复,一定要在这次教会了她儿子,才能坚持下去!
现场几百人,都在屏息凝神看着陈宏玮给学员的母亲调理,只能听到陈宏玮讲解穴位和经络的声音。
调理讲解完成后,陈宏玮帮老人起罐,竹罐里拔出了很多黑色的淤血,给老人处理完后,老人感觉自己身上轻松了很多,原本全身沉重的感觉消失了,呼吸起来的疼痛感也减轻了!
调理完成后,陈宏玮反复嘱咐学员后续如何调理并要求她:每次调理完都要跟我说一下母亲的情况,不能偷懒!
就这样,调理了3次后,学员的母亲不再咯血了,肺部的疼痛也消失了,又坚持调理了几个月,身体的各项数值都趋于正常,没有再出现扩散的情况!
后来还有一位学员的母亲,肝和肺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病变!
几经联系找到陈宏玮,希望陈老师能出手帮助自己的母亲。
陈宏玮也非常上心,针对老人的情况设定了调理方案,*终做了三次针灸和15次太极罐,帮助老人摆脱了*的伤害,如今老人不仅生活能够自理,甚至可以抱团出去旅游了!
(老人之子给陈宏玮送上锦旗)
陈老师的大弟子,本身也有非常严重的疾病,家庭也不是很富裕,拜师后不仅慢慢调理好了自己的身体,现在开理疗馆,轻轻松松月入过万!
除此之外,面瘫、椎管狭窄、各种疼痛病甚至脑梗、男科妇科问题,都在太极罐的调理范围内!
而陈宏玮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太极罐真的如同陈老爷子说的那样:
太极罐啊,谁看了谁都都看不起,谁用了谁都觉得惊喜!
玉在山则草木润
渊生珠而崖不枯
自从90年代末期跟随陈玉麟老爷子开始,陈宏玮可以说是尽心尽力,陈老会老友时,陈宏玮抢着买单,老人有些事情不方便出面时,也是陈宏伟以陈老的名义出面。
陈宏玮的表现陈老也都看在眼里,对陈老来说,这个和他同姓的晚辈,不像徒弟,更像自己半个儿子,所以陈老也尽心尽力地教陈宏伟,给他建立中医思维。
两人探讨医理的时候,陈老经常脱口而出:我的儿啊,这么想是不对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几年后,可能冥冥之中有一些感悟,陈玉麟老先生找到当时正在寺庙进行义诊的陈宏玮,做了这么几件事:
图为陈宏玮在归元寺进行义诊
●把一直没告诉他的太极罐药包成分交给他;
●把陈氏医术的心法完完全全地教给他,学会心法基本可以做到“一通百通”;
●找到自己的好友,在西安某保健院给陈宏玮安排了一个还不错的工作。
三件事都做完后,陈老辞别了陈宏玮,踏上了出国的航班,下次见到陈老爷子,已经是怹的葬礼。
陈宏玮一直忘不了老师的那番话:
之前我对中医在国内的未来已经心灰意冷了,若不是看你悟性高人性也好,原本我是打算带着我们家的医术进棺材板的,幸好让我三次遇到你,正好你也姓陈,也算是给咱老陈家的医术续上香火了。
陈宏玮既得老师真传,就要按照老师的路,把陈氏医术好好传承下去,既然老师能有他这一位接班人,就证明陈氏医术不该绝,而且应该让这门医术福泽更多人!
所以陈宏玮毅然投身中医教育行业,如今他不仅是“陈大夫”,还是“陈老师”。
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中医教学,甚至有时候亏待了自己的家人。
前几年有一次,陈宏玮从西安飞去广东进行线下课的教学,落地后他率先抵达酒店,和一些提前预约好的学员们碰面,帮他们解决一些自身或者家人的身体问题。
讲课之前先义诊,这已经是陈宏玮多年来的习惯了,而当他正在加热竹罐准备给学员们调理的时候,在西安的侄女给他来了一个电话:
“叔,你快回来吧,我婶让车撞了!”
一边是等待他现场调理的学员,一边是突发车祸的妻子,陈宏玮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两边的人,都很需要他!
他决定,先义诊,然后连夜回去!
晚上,他买了*近的航班,星夜兼程飞回了西安,当他赶到医院,见到正在麻药作用下熟睡的妻子,陈宏玮心中“阴阳两隔”的感觉逐渐消失,他隔着病房的玻璃,陪了妻子一个通宵后,又坐*早的一班航班,返回了广州继续教学!
因为学员们,也是从天南海北来到广州学习他的医术的,让更多人能学会陈氏医学,是他当年给老师扫墓的时候,在墓前立下的宏愿!
可第二天上完线下课,他突然发现手机里有20多通未接来电,全是儿子和侄女打来的!
他马上回了电话,结果侄女哭着告诉他:
叔,我婶子突然发起高烧,这边医院治不了,都下病危通知书了,说是要给婶子转院。
陈宏玮当机立断,转!
陈宏玮妻子转院图(实拍)
安排侄女沟通转院的事情后,陈宏玮给儿子打了一通电话,把当年陈老教给他的骨科*汤教给了儿子,告诉他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给你妈喝一碗,对她的恢复有好处!
在广州一共待了7天时间,陈宏玮白天耐心给学员们讲解课程,同时顺手给他们调理,每天晚上给儿子和侄女打电话,询问妻子的状况,当他得知妻子的高烧被控制住后,陈宏玮也松了一口气。
完成了这次线下课后,陈宏玮没有一分钟停留,买了*快到达西安的航班,当天晚上就赶到了医院!
当他看到正在沉睡的妻子消瘦的面庞,愧疚、后悔、心疼这些情绪一股脑地涌上他的心头,但更多的,是恨自己,恨自己没能对妻子的病情有提前预测,恨自己没有解散线下课的魄力,如果妻子真的出事了,他会后悔一辈子!
于是,他当即决定推掉自己接下来两个月的所有工作,无论是线下课、义诊还是其他事务,能推迟就推迟,推迟不了的就赔偿,总之接下来的两个月,陈宏玮只做一件事,就是全心全意陪伴妻子,直到妻子恢复健康。
好在,妻子的压缩性骨折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恢复情况远远好于医院的预期,这也多亏了陈老在世的时候教他的药方和正骨手法,现在妻子已经与常人无异,她也没有责怪过陈宏玮,因为她也清楚,传承陈氏医学这件事,在他心里的含金量。
盈堂美玉怀中藏
美玉亦可碎磐石
陈宏玮虽然看上去老实、憨厚,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吃老本的人。
这些年,在陈老教给他的陈氏中医心法的基础上,陈宏玮对原版的药包做出了一些改进,同时,还在原本的“三一二经络锻炼法”的基础上,开发了效果更好的“七五一一二”百岁健康运动法。
即每天:按摩七个穴位,做五个动作,同时配合一个动作(滚脊)和一个呼吸法以及坚持两个习惯(锻炼手脚和拍八虚)。
每天坚持“七五一一二”百岁健康运动法,就像给车加了油一样,让人每天都活力满满,有精力享受更高质量的人生。
除此之外,陈宏玮还特别擅长磁针疗法和醒脑针等针灸法,这些技术都会在线下课给学员们进行教学和演示。
除了发展陈氏医学,陈宏玮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太极罐带到更大的舞台上,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拔罐并不是中医技术中的配角,只要你擅长罐法,拔罐也能“上主桌”,“坐主位”,解决大病,自成一派!
陈玉麟先生给陈宏玮的题字
替恩师传道授业,让陈氏古法太极罐的名头,响彻华夏大地!
正所谓:
竹胎篾骨世人轻,
谁晓怀藏济世情。
一拔沉疴除病气,
满堂赞叹小罐惊。
·全文完·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