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后,我成了“行走的CT机”
学习中医,改变世界。
中医有个说法,叫:望而知之谓之神。
即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手掌、耳朵等特征,诊断出患者的身体问题,并因病施救,给出恰当的调理方案。
而除了望诊,还有一种诊断方法,不用望,不用闻,不用问,甚至不用切脉,就能做到精准的诊断,这一门的学员们用的方法可以统称为“算”。
前几天,中域学员小周(化名)就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女患者,湖南人岳阳人,73年出生,属牛,自述患有肝部肿瘤,这次就医也是因为*近睡觉的时候肝区侧卧疼痛,脚底发热,凌晨时手部和脸部麻木。
因为小周在海南,患者的经济条件并不支持线下就诊,所以小周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结合五运六气进行推算,*得到的结论是患者属于燥干膀胱经,按照《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上的记载,按照原方原量开出了地黄黄柏茯苓栝楼汤。
患者昨天才吃了*剂,结果脸部和手部的麻木感消失了,脚底的热度也减轻了很多,整个人的感觉比往常都要轻松了。
之所以能做到不接触患者,仅根据有限的信息给出正确的诊断,是因为小周学习了王相钧老师的非遗课程——泰山非遗经方。
泰山非遗经方这门课程脱胎于医圣张仲景专门给《伤寒论》准备的说明书——《伤寒钤法》。
这门技术的诊断方法很奇特,通过病人的患病日期和性别、属相等信息,运用统一的“公式”带入进来进行计算,从而算出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
天干地支进行组合,形成特定的“病”,再把这个“病”带入到前人总结的“对照表”中,就能确定她的病情如何,以及应该选择哪一个方子。
通过“一划分阴阳,两字定五行”的口诀,只需要了解患者的出生日期和发病日期,确定好患者的性别,就能通过很简单的计算,直接“算”出患者的病情。
得知患者的病情是某种外邪袭于某个脏腑后,就可以根据《桂林股本伤寒杂病论》找到对应的药方,根据原方调理,事半功倍!
王相钧老师的学生们一经接触“泰山经方”,都被王老师的传承所震惊!
(王相钧老师在线下讲解泰山非遗经方)
因为这套诊断方式真的太精准了!
一位患者,是马年出生的女性,于庚寅日发病,病症是阵发性左侧偏头痛,学员在只掌握这些信息的情况下,精准判定患者是湿邪袭于小肠,给出平胃散祛湿,配合祛风止痛药三剂,服完患者完全康复!
这就是伤寒钤法的威力,即使信息有限,也能利用有限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确定病情,给出诊断。
目前王相钧老师的“泰山非遗经方”还在推广阶段,了解这门医术的人还是太少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泰山非遗经方会在远程诊断、急症诊断上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为真正有效的医术,是不会被时间所掩盖的。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