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胸腹肩背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日期:2025-01-21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平衡针灸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的针灸调理方法。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下面由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亲传弟子李东岳老师,分享平衡针灸胸腹肩背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

李东岳老师:平衡针灸,胸腹肩背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胸腹肩背部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详解:

平衡针灸穴位图正


1、痛经穴   

o  定位:位于胸骨体的正中线1/2处   

o  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向下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温中散寒、活血化淤   

o  主治: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   

              

2、面瘫穴   

o  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向内斜上2寸   

o  针刺特点:以针刺锁骨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o  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祛风通络、活血化淤   

o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等   

          

3、神衰穴   

o  定位:位于脐窝正中(或神阙周围旁开10公分)   

o  指针特点:以指腹点压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和腹腔小肠后产生的指感为宜   

o  指针方法:⑴采用双手并拢,掌心相对,利用中指、食指、无名指瞬间点压;⑵用一手掌心贴于此穴,另一手掌心压于手背上随腹式呼吸有节律地按压49次。   

o  指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健胃消食、益气健脾   

o  主治: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4、痤疮穴   

o  定位:位于C7与T1 棘突之间(或大椎)   

o  针刺特点:以针刺局部肌肉血管、末梢神经为主   

o  针刺手法:⑴中心点刺法,即在相对应的中心点进行快速点刺或用拇、食指将局部肌肉捏起再点刺放血(局部常规消毒);⑵“一线三点”点刺法,即在中心点左右两侧1cm处各点刺一针。   

o  针感:以局部性出现的局部微痛为主   

o  功能:退热解表、清热解毒、调和阴阳   

o  主治:痤疮等    

平衡针灸穴位图侧

5、疲劳穴   

o  定位:位于肩峰与大椎连线的1/2处(或肩井)   

o  指针特点:以指腹按压局部分部的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o  指针手法:采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相应的穴位上瞬间点压   

o  指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调节神经内脏、解除疲劳、增加机体免疫力   

o  主治:疲劳综合症、旅游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   

          

6、乳腺穴   

o  定位:位于肩胛内上缘与肩胛下角连线的1/3处   

o  针刺特点:以针刺肩胛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o  针刺方向:向下平刺,进针约1.5-2寸   

o  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   

o  功能:舒经通络、活血化淤   

o  主治:急性乳腺炎(3天内效佳)、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等   

   

7、肩背穴   

o定位:位于尾骨旁开3寸处   

o针刺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o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   

o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2-3寸   

o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o功能:疏经通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o主治: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等    


平衡针灸穴位图后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