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1936-2015),是第二届国医大师,曾任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不寐是一种广泛存在且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国医大师李士懋在临床治疗不寐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并总结了其经验,现将其经验分享给同仁。
熟谙经典 谨守病机
不寐属于神志方面的病变,心藏血,主神志,病位在心。《黄帝内经》中阐述了不寐的病机,指出在生理情况下,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所以会出现频繁欠伸的现象。当阳气消耗完时,阴气盛,就会闭目瞑睡;阴气消耗完而阳气盛,则会醒来。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血盛,肌肉滑,气道通畅,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态,所以白天精神饱满,晚上能入睡。相反,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白天无精神,晚上失眠。或者当厥气阻滞于五脏六腑时,卫气独自保护身体表面,行于阳不能进入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出现目瞑;阴虚导致阳气不得入于阴,因此出现失眠。
《伤寒杂病论》详细描述了各种不寐的具体情况:热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阴虚火旺的黄连阿胶汤证、百合地黄汤证、昼日烦躁不得眠的干姜附子汤证、虚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证、肺痈喘不得卧的葶苈大枣泻肺汤证、痰痹胸
阳的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气血瘀滞不得卧的枳实芍药散证等。李士懋深入领悟经典,将其应用于治疗不寐,擅长运用经方,并以脉象为辨证论治的核心,谨守病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应用。他提出了首先区分虚实的原则,其中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实包括血瘀、火郁、气滞、痰浊、湿热等,诸多邪气可能由于心经自病或其他脏腑的影响导致心不养神,出现不寐及其他病理表现。
以脉为辨证论治的核心
实证有实象,虚证有虚象。在临床中,清楚地区分实证和虚证并不容易。李士懋坚持以脉象为辨证的核心,无论证候如何变化,都以脉象为依据进行论治。
以脉分虚实:以脉象为辨证的重点,在脉沉而有力时属于实证,在脉沉而无力时属于虚证。患者如果出现不寐,可能伴有身体的寒冷或体温升高,但不能草率地断定是实寒还是虚热。有时阳虚可以引起寒冷,邪气阻滞也可以导致正气不达外表现为虚象。此时应根据脉象的沉与有力无力来判断虚实。另外,如果脉象洪大而舌头呈淡白色,按照脉象是实热,按照舌象是虚象,李士懋认为这时是热耗血不荣的表现,所以即使舌头淡白,仍按实热进行治疗,即放弃舌象而从脉象入手。
以脉定证:根据脉象的不同来确定证候。例如,脉弦兼缓滑可判定为肝胆痰热证,可以使用黄连温胆汤、龙胆泻肝汤来清除湿热;脉细数属于肝郁化火伤阴,可以使用一贯煎来养肝柔肝;脉弦按之减属于胸阳不振者,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温阳益气;脉弦劲如刃属于肝风鸱张者,可以使用三甲复脉汤平肝息风;脉沉滑数、尺涩无力属于心火旺,命门衰者,可以使用交泰丸来通心肾;脉沉数、寸旺、尺涩属于湿遏热伏,熏蒸于上,血瘀于下,可以使用升降散加茵陈蒿、蒲黄等来活血化瘀、利湿;脉沉弦数属于气滞热郁,可以使用枳实栀子豉汤来通达郁热。虽然这个方剂原本是张仲景用于大病痊愈后劳复者的,但李士懋将其解释为治疗气滞热伏、位于上焦的郁热证,因此可以应用于治疗不寐。李士懋指出,除了上述脉象外,还有两种脉象容易混淆。一种是脉沉迟涩小,看似阴虚,实际上是实邪过于强盛。另一种是脉弦大搏动,诊断为实脉,但实际上是阳虚外泄之脉,临床上需要把握全局,进行辨证施治。
以上是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不寐的经验总结,他熟谙经典,谨守病机,以脉为辨证论治的核心,将这些原则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疗效。希望这些经验对同仁有所启发,并能够在不寐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中域教育在线客服罗老师
添加微信,开启视频聊天,可以让您直观的对我们中域教育的服务做了解。
添加微信,您可以随时了解我们中域教育的课程服务信息。
添加微信,您遇到疑问,可以有个人帮助您一起解决问题。
如果您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也可以随时删除好友。
期待与您的每一次相遇,中域教育助您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