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体重减不下来?**出手了!

日期:2025-03-18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国 家喊你减重了!


近日,⌈减肥⌋竟然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话题,出现在全国两会这样的重要场合上!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体重影响的不仅是美观,很多慢性病都跟体重超标息息相关,做好体重管理,也就离健康更近一步。


两会上,国 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语重心长地劝大家重视体重管理。


并表示将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的情况。



图片



呼吁一出,立马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调侃,“终于有国 家级项目我可以参与参与了!”


国 家卫健委还专门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国 家出手,手把手教你科学减重!
图片


Ps:这两份指南的完整版
我都放在公众号后台了!
关注⌈铃闻⌋发送⌈指南⌋,即可获取~

指南明确BMI正常范围18.5-24,≥28为肥胖;建议每月减重2-4公斤,循序渐进。

图片


对照算一下,你超标了吗?


指南还专门列出了细化到不同地区的减肥食谱,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给出了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每个地区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特色饮食。比如东北地区爱吃的铁锅炖鱼、菜包饭都在其中。


图片


毕竟是国 家版减肥指南,其中囊括了很多细节化、有指导性的内容,比如:


细嚼慢咽,避免夜宵。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每周进行150~30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训练)每周2~3 天,每次 10~20 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 或以上。


各种美味减肥食养方:铁皮石斛玉竹煲瘦肉、三豆饮、山药黄芪炖鸭肉汤、柚子皮茯苓炖牛尾骨……


另外,指南中也指出,可以从医的角度进行体质辨证,确认肥胖的原因。



图片



这里也从中医的角度,给出一些减肥方式供大家参考:




饮食调理:健脾祛湿,调和气血




1、饮食原则


忌寒凉油腻:避免冷饮、甜食、油炸食品,以免加重痰湿。


健脾利湿:多吃山药、薏米、茯苓、冬瓜、红豆等。


七分饱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脾胃负担。



图片



2、推荐食疗方


痰湿型肥胖(舌苔厚腻、易浮肿):荷叶山楂茶:荷叶3g、山楂5g、陈皮3g,煮水代茶饮,消脂化浊。


脾虚型肥胖(乏力、便溏):四神汤:山药、莲子、茯苓、芡实各10g,煮粥或炖汤,健脾祛湿。


气滞型肥胖(易胀气、情绪波动):玫瑰陈皮茶:玫瑰花5朵、陈皮3g,疏肝理气。


微信图片_20250318115833.jpg



3、低热量食补


多吃高纤维食物:木耳、海带、燕麦。


晚餐清淡:冬瓜汤、芹菜粥,避免夜间积食




运动建议:疏通经络,升发阳气



 1、温和有氧运动



八段锦、太极拳:调节气血,适合体质虚弱者。缓慢舒展的动作可疏通经络,尤其推荐“调理脾胃需单举”式。


快走、慢跑:搭配深呼吸(腹式呼吸),提升阳气。


敲打胆经:沿大腿外侧(裤缝线)自上而下敲打,每天10分钟,促进代谢。



图片



2、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伤肝,导致代谢紊乱)。


早晨7-9点(胃经当令)吃早餐,养护脾胃。


3、情志调养


压力大时按揉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疏肝解郁),避免情绪性进食。




穴位按摩:调节代谢,抑制食欲




丰隆穴(化痰要穴)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每天按压3分钟。


天枢穴(调理肠胃):肚脐旁开2寸(三横指),顺时针揉按5分钟。



图片



足三里(健脾益气):膝盖外膝眼下3寸,按压至酸胀感,增强脾胃运化。


带脉穴(瘦腰腹):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双手叉腰向后推按,疏通腰腹气血。




中医外治法




1、针灸减肥


常用穴位:中脘(健脾胃)、天枢(促排便)、丰隆(祛痰湿)、带脉(瘦腰腹)。


原理:调节内分泌,抑制食欲,加速代谢。


2、拔罐与刮痧


针对局部肥胖(如腰腹、大腿),促进循环,改善水肿。推拿按摩


腹部顺时针揉腹(促进肠道蠕动),敲打胆经(大腿外侧)帮助排毒。




体质分型调理




1、痰湿型:


重点祛湿,忌甜食、牛奶,可艾灸中脘、阴陵泉。


2、气虚型:


避免剧烈运动,多用黄芪、党参煲汤补气。


3、阳虚型(怕冷):


生姜红枣茶温阳艾灸关元、命门穴。



图片


注意事项




不盲目节食:过度节食会损伤脾胃,反而加重痰湿。


避免过度出汗: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大汗耗气伤阴。


循序渐进:每周减重0.5-1kg为宜,骤减易反弹



中医减肥的核心是恢复脏腑功能,需坚持3-6个月形成良性循环。

建议先找中医师辨明体质,再针对性制定方案,效果更佳。结合饮食、运动、情志管理,逐步实现健康减重。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