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食养吃好这五味,养好心肝脾肺肾!

日期:2025-01-23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你真的吃得对吗?

图片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项涵盖全球195 个**和地区的研究指出:
在2017年,全球有大约1100 万人死于吃得不健康,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
其中,中国因不健康饮食造成的死亡人数位居榜首!
图片
这是因为很多人一直奉行的养生食疗之道,其实很多都存在偏差、一概而论,听风就是雨!

大家都觉得菠菜是补铁佳品,但其实菠菜含有的草酸会与铁结合,反而还会影响铁吸收。
传言水果与海鲜同食会中毒,但正常饮食下,摄入的维生C 和砷含量远达不到中毒标准。
有人认为只吃素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但长期素食易会导致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缺乏,影响身体健康。

但吃对、吃好其实很简单,中医界早已给出了答案!
图片
《黄帝内经》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
其原理主要基于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以及中医对药物饮食特性的认识:
●五行学说:五行与人体五脏、五味进行了对应归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味中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这种对应关系构成了五味补五脏理论的框架。
●藏象学说:该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各自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五味进入人体后,通过与五脏的特定联系,对相应脏腑起到滋养或调节作用。
故五味适度摄入可滋养相应脏腑,有补益作用。
图片
就像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身体各个器官的偏好也是不一样的。
吃得对,身体的器官脏腑才能运行得好!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医的五味是如何补好五脏的~

酸 味 补 肝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理:酸味收敛、固涩。肝主藏血,具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酸味能收敛肝之气血,防止肝血、肝气过度耗散,从而起到补养肝的作用。
食物:常见的酸味食物如山楂、酸枣、话梅等。
春季肝气较旺,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可滋养肝脏,但不宜过量,以免使肝气过盛克制脾土。

苦 味 补 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理:苦味具有清泄、燥湿的作用。心主血脉、主神明,心阳易亢,心火易炎。
苦味可清降心火,使心阳不致过亢,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还能去除心脏的 “火气”,有助于神志清明。
食物:苦瓜、莲子心、苦丁茶等是典型苦味食物。
夏季气候炎热,易助长心火,此时适量吃苦味食物可养心。

甘 味 补 脾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理: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甘味能滋养脾胃,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增强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补充气血。
食物:常见的有山药、红枣、饴糖等。
日常饮食中适当摄入甘味食物,可养护脾胃,但过食甘味易导致脾胃气滞、生湿生痰。

辛 味 补 肺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理: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过宣发将卫气和津液布散至全身。辛味可帮助肺的宣发功能,使卫气通畅,抵御外邪。
食物:葱、姜、蒜、辣椒等。
秋季气候干燥,适当食用辛味食物可助肺之宣发,但秋季不宜过食,以免辛散太过,损伤肺阴。

咸 味 补 肾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理: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
肾主藏精,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咸味能入肾,滋养肾中精气,且能软化坚硬的结块。
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多有一定咸味。

冬季是养肾的季节,可适当摄入咸味食物,但高血压、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盐摄入,以防加重肾脏负担和血压升高。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