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大寒节气,中医建议全家这么吃,一年不生病!

日期:2025-01-20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图片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也预示着一年中的寒冷程度达到了

同时,今年的大寒更是不同寻常,为60年一遇的特殊节气

这代表着不仅气温会有更明显的变化,对我们身体所产生的伤害也是更值得关注的。

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等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约59.39万人死于环境不适,其中低温死亡占58.08万!

图片

本该是休养生息的时节,为何却成了无数人的噩梦

稍微受点凉,关节处就跟针扎一般的持续刺痛感

咳嗽起来就停不下了,就跟要把肺咳出来一般;

心脏猛然一揪一揪的生疼,感觉下一秒就要过气去……

图片

大寒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多的疾病问题呢?

中医大家有话说:

图片

图片

大寒时节,大自然阴气渐渐衰落,人体脏仍处于寒凉状态。

而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阴气盛极。

在大寒这种阴气极盛的时节,人体阳气更易被寒邪所伤,从而引发疾病。

微信图片_20250120104637.jpg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中医认为,寒邪属于阴邪,而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等作用。大寒时,外界寒邪强盛,人体阳气易被寒邪所伤。

一旦阳气受损,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也会随之减弱。

此时,极易引发呼吸道类疾病。一个小喷嚏都会演变成对身体损伤不可逆的肺炎、心炎、脑炎,或留下后遗症,或直接危及生命!

图片

▪️阳气内藏,气血受阻

受寒冷气候影响,气血运行缓慢,一方面会使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影响其正常功能;

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瘀血形成,进一步影响气血的流通和脏腑功能,引发疾病。

如无法被根治的的关节类风湿病、令人闻风丧胆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也都在大寒期间高发。其发病快、频繁,每一次都如钻骨之痛!

图片

如果在大寒染上疾,那真可谓是日日痛,夜夜哭,稍不留意就会病情恶化、落下终生病根

《黄帝内经》记载:“人与天地相应” 的观点,认为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大寒想要不生病,既要滋阴,也要养阳

那如何把握大寒养生正确节奏?分享3个中医药膳食疗,帮助大家御寒抗病,整个冬天都暖暖的~

当归生姜羊肉汤

图片

《金匮要略》:“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图片


组成:当归三两(45g)、生姜五两(75g)、羊肉一斤。


功效:温中补血,调经散寒。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腥;当归、生姜用清水洗净,切片。将羊肉、当归、生姜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慢炖 1.5 - 2 小时,至羊肉熟烂,调味即可。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血不足、阳虚体质者,常见症状如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腹中冷痛等。


注意事项:体内有实热、湿热者不宜食用,如平时容易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口苦口臭之人。

图片

芪杞炖子鸡

图片

《本草纲目拾遗》中有枸杞相关记载,黄芪入药历史悠久,二者搭配炖鸡食疗在民间及医家流传应用。


图片


组成:童子鸡1只、黄芪30g、枸杞30g、葱段、姜片、料酒、盐适量。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养阴补肾的功效。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枸杞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做法:童子鸡处理干净,切块焯水。将鸡块、黄芪、枸杞、葱段、姜片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料酒和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2 小时左右,加盐调味。


适用人群:适合于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者,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肺脾气虚、肝肾不足症状者。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内有实邪者不宜食用。

图片

胡桃仁饼

图片

《饮膳正要》记载了胡桃相关食疗方,胡桃仁饼在此基础上演变。


图片


组成:胡桃仁(核桃仁)50g、面粉250g、白糖少许。


功效: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胡桃仁有补肾助阳、补肺敛肺等功效,对肾肺两虚有较好食疗作用。


做法:胡桃仁研碎,与面粉混合,加适量白糖和水,揉成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饼。平底锅烧热,放入饼胚,小火烙至两面金黄。


适用人群:适合肾虚腰痛、尿频、气喘,以及肠燥便秘之人。尤其适合老年人肾虚者日常食用。


注意事项:因其含油脂较多,腹泻、痰热咳嗽者不宜多食。

图片

除了食养之外,古时人们还有其他大寒养身小妙招,抓紧用起来吧~

小贴士

古人大寒养生妙招

1、《黄帝内经》提出冬季应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大寒夜长昼短,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阴气。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可避免扰动阳气,减少寒邪侵袭。

2、《寿世保元》主张选择天气晴好时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

古人认为冬季虽宜藏,但也需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