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315322952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动态 > 知识分享

雨水节气易犯这三种病!中医教你过好蕞后寒冷15天!

日期:2025-02-18 来源:中域教育 阅读:63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春雨滋润着万物,也悄悄地带来了雨水节气


这个节气是大自然从冬眠到苏醒的转折点,但也是容易生病的高发期。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在雨水节气*容易出现的三种病症,以及如何用中医智慧巧妙应对。


雨水养生

1

湿气来袭,关节闹脾气

水节气湿度飙升,早上起床,膝盖、腰背酸疼得像被灌了铅一样。中医说这是“湿邪入侵”湿性黏滞,它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关节疼痛,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朋友更是苦不堪言。

【化解妙招】

1.穴位按摩

每天晚上临睡前,可以按摩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中)等穴位,每天5分钟,帮助疏通经络,缓解关节疼痛。
图片

2. 饮食调理

多食用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红豆薏仁粥。红豆和薏仁搭配在一起煮成粥,不仅口感香甜,还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图片

另外,还可以适当吃些韭菜,其味辛性温,有助于祛除寒湿之气。

3.泡脚祛湿

每天晚上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五分钟,既能祛湿,又能暖身,关节舒服得像做了个SPA。
图片

2

脾胃不适,胃口罢工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雨水节气多雨、多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易为湿所困。另外因为春季肝脏当令,易克脾土而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甚至拉肚子。

【化解妙招】

1.药膳调养

山药补脾益肺,莲子养心安神,二者合用既能健脾又能益胃。将山药去皮切块,莲子洗净后一起放入锅中熬煮成粥即可。
图片

还有红枣生姜汤也不错,红枣补中益气,生姜温中散寒,二者相配能够温暖脾胃,促进消化。
图片

2.按摩腹部

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也是“六腑之会”,所以中医认为,中脘穴能够健运脾胃、通调六腑,帮助脾胃清利水湿、顺气降浊。

肠胃不适时,可以选用指揉或掌揉法按揉中脘穴。用食指和中指并拢点在中脘穴上,或者是用手掌根部按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按揉。每次按揉10-15分钟,力度以舒适为度。
图片

3.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脾胃健康至关重要。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这样可以让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图片

而且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避免暴饮暴食给脾胃带来负担。

3

肝气旺,血压波动

雨水时节寒湿交替,气温波动大,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同时,春季肝气升发,若情志不畅(如焦虑、抑郁),易引发肝阳上亢,也易诱发高血压。

【化解妙招】

1.中药代茶饮

菊花决明子茶清肝明目,还能帮助稳定血压。
图片

2.穴位按摩

太冲穴位于足背*、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每天按摩太冲穴5-10分钟,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情绪紧张,帮助降压。
图片

3.情志调节

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冥想,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对稳定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图片

同时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园艺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心情愉悦,转移注意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雨水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养生的黄金时期。此时应该顺应天时,祛寒湿、疏肝气、健脾胃、通过以上提到的各种方法,实践中医养生之道,享受健康人生!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中域教育”字样的版权归中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进群学习
添加老师微信,进学习群共同进步!